2025中国·强蛟第四届海钓精英邀请赛在宁海湾拉开帷幕,来自浙江、江苏、山东、澳门等地的100余名选手齐聚这片“蓝湾绿岛”,展开为期两天的竞技角逐。这场以海钓为核心IP的赛事,不仅展现了宁海湾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更成为当地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撬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
赛事赋能:海钓IP擦亮区域名片
宁海湾凭借三面环海的“狮子口”避风港地理优势,咸淡水交汇的独特生态孕育了鲷鱼、鲈鱼等丰富渔业资源,成为海钓爱好者的“垂钓天堂”。本届赛事延续浮游矶钓形式,设立鲷类鱼团体赛、个人赛及综合鱼单尾赛,同时严格规定保护性放生标准和生活垃圾回收制度,倡导绿色垂钓理念。参赛选手陈俊峰表示:“这里鱼类资源丰富,赛事组织专业,体验感远超预期。”澳门选手冯锦欢更称赞宁海湾为“国内外罕见的优质钓场”。
消费升级:赛事流量转化经济增量
随着海钓赛事影响力扩大,宁海湾周边文旅消费显著增长。距离赛事主会场3公里内的酒店入住率较平日提升20%,外地球迷和参赛者带动餐饮、交通、纪念品销售等消费链延伸。赛事同期举办的“海钓嘉年华”活动中,以宁海湾生态和渔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海钓装备销量同比增长35%。强蛟镇民宿经营者透露:“赛事期间客房预订量翻倍,不少客人赛后选择停留体验赶海、渔家乐等特色项目。”
产业联动:体旅融合拓宽发展空间
宁海湾以赛事为纽带,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推出“海钓+海岛观光”“海钓+露营”等复合型产品。赛事期间,峡山码头周边同步开展后备箱集市、露营节等活动,吸引家庭游客参与,形成“一人参赛、全家旅游”的消费模式。当地政府还联动周边岛屿开发徒步、帆船等户外项目,打造“春钓、夏帆、秋跑、冬摄”四季文旅品牌,推动单一赛事向全域旅游升级。
未来布局:锚定“蓝色粮仓”长效发展
据宁海县文旅部门透露,未来将依托海钓IP持续引进国际级垂钓赛事,建设专业化钓船码头和钓位设施,并规划海洋垂钓科普基地、渔文化体验馆等配套项目。同时,通过“赛事+招商”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度假酒店、休闲渔村等建设,进一步打通“渔业资源—赛事经济—文旅产业”转化路径。

结语
宁海湾借势海钓IP的成功实践,印证了体旅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通过赛事引流、消费提质、产业延链,这片“蓝色粮仓”正以“一根钓竿”撬动文旅产业升级,为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