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25年前五个月的经济运行数据近日由市统计局陆续发布

百晓生2025-06-24 12:46:2530

  宁波2025年前五月经济数据亮眼

  宁波市2025年前五个月的经济运行数据近日由市统计局陆续发布,多项关键指标显示,这座港口城市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稳定性。从工业生产、外贸进出口到就业市场,宁波经济不仅实现了量的平稳增长,更在结构优化中释放出高质量发展信号。

  工业引擎持续发力,重点行业成增长支柱

  1-5月,宁波工业生产呈现"加速度"态势,重点行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尤为显著。统计显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一季度进一步提升,犹如一艘配备多台引擎的巨轮,在传统制造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下破浪前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0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构成的"精锐部队",成为稳定工业基本盘的核心力量。以鄞州区为例,其776亿元的GDP总量占全市比重达17.5%,相当于每6元GDP中就有1元来自该区,凸显区域经济"压舱石"作用。

  外贸逆势上扬,港口经济贡献突出

  在全球贸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宁波外贸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依托全球第一大港舟山港的枢纽优势,1-5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延续了2024年11.1%的高增长态势,其中综保区进出口值同比激增62.7%,犹如在跨境贸易赛道上安装"涡轮增压"装置。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是宁波将港口资源与制造业升级协同推进的战略成果——既保障了原材料与产品的全球高效流通,又通过产业链升级提升了出口产品附加值。

  就业市场"温度计"显示结构性特征

  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宁波城镇劳动力就业率达66.9%,同比微升0.3个百分点,整体就业大盘保持稳定。市人力社保局实施的"甬上乐业"计划持续见效,通过就业创业服务网络,如同为劳动力市场铺设"毛细血管"般精准对接供需。但调查也揭示出值得关注的"温差":二季度青年就业压力加大,制造业吸纳就业能力有所减弱,这反映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劳动力结构调整的阵痛。

  政策组合拳激活增长动能

  经济数据的稳定性背后,是宁波"十项重大工程"等政策组合拳的系统发力。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些政策既包含对重点产业的定向扶持,也涵盖营商环境优化等制度性改革,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性循环。特别在制造业领域,政策引导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效果正在显现,如同为传统产业安装"数字神经系统",推动生产效率持续提升。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城市进阶

  纵向对比近五年数据,宁波年均8.7%的复合增长率已显著超越南京等对标城市,按照当前增速,有望在2025年底跻身全国经济十强城市。这种持续跃升的态势,源于宁波独特的"港口+制造+外贸"三角增长模型——以舟山港为支点撬动全球资源,以先进制造业夯实根基,以外贸创新打开增量空间,构建起具有抗风险能力的立体化经济生态。

  站在年中时点回望,宁波经济展现的不仅是数据的平稳,更是发展质量的提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这座东方港城正在书写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转型的新篇章。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需要持续关注青年就业等结构性挑战;对企业管理者来说,把握产业升级中的机遇窗口至关重要。宁波经济的稳定器作用,正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提供一份值得研究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