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奉化区大堰镇“云边青年”团队的“海外传播中国乡村振兴故事”项目接连斩获2024年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及宁波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该项目由留法学生王韩含发起,集结海内外青年志愿者力量,通过多语种“村播”和四大主题叙事,向全球展现中国乡村的生态之美、文化之韵与共富实践。
从“养在深闺”到“全球可见”:四大主题打破传播壁垒
“云边青年”团队以“乡创青年看乡村”“交互叙事看乡村”“旧貌新颜看乡村”“媒体视角看乡村”四大主题为核心,将国内制作的乡村短视频翻译为英、法、韩等多国语言。例如,通过记录青年返乡创业故事、呈现古村活化改造历程、对比乡村历史与现状、邀请国际媒体实地探访等多元化视角,展现中国乡村从传统农耕到农旅融合、从生态保护到文化传承的立体图景。
“侨”联世界:238名留学生架起文化桥梁
项目依托侨界资源,吸引238名留学生志愿者加入,形成跨文化传播的“青年矩阵”。团队成员不仅承担语言翻译工作,更通过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起“云游中国乡村”直播、策划“乡村振兴”话题互动,向全球观众传递中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例如,留学生志愿者以“第一视角”带领海外网友探访宁波古村落的非遗工坊、生态农场,直观呈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成果。
从“土味”到“国际范”:村播赋能乡村品牌升级
“云边青年”项目注重挖掘乡土文化内核,推动乡村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团队联合宁波本地新农人,为奉化水蜜桃、油焖笋等农特产品设计国潮风包装,并通过海外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例如,留学生志愿者为棠岙村“非遗礼盒”录制多语种产品故事视频,助力“土特产”以文化IP形式打入国际市场。
青年力量:乡村振兴的“国际代言人”
“云边青年”的实践是宁波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近年来,宁波通过“青牛奖”评选、“家燕归巢”社会实践等活动,激励青年将技术创新、文化创意融入乡村发展。如“青牛奖”获得者应可辉通过现代化种植技术提升水蜜桃品质,带动农户增收;王冬梅以科技赋能茶产业,推动茶园改造升级。这些案例与“云边青年”项目共同印证:青年已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最佳叙事者”与“国际代言人”。
“云边青年”团队用青春视角打破文化隔阂,让世界看见中国乡村的活力与蜕变,也为全球乡村振兴提供了“中国青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