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带队赴深圳精准招商
6月24日,市委书记宁波率市委常委后名文、曹小明等一行赴深圳开展敲门招商,密集走访3家上市企业,以面对面洽谈的形式推动优质项目落户本地。这场由地方主官亲自挂帅的招商行动,不仅彰显了政府发展经济的决心,更释放出以精准服务撬动产业升级的强烈信号。
政企对话:从会议室到生产线的深度对接
不同于传统招商会的大规模推介,此次行程采取小分队作战模式,市委书记带队直击企业总部。在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洁净车间,宁波详细询问技术转化痛点;于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中心,现场办公解决用地审批瓶颈。这种下沉式调研让深圳企业家感受到,来自长三角的橄榄枝带着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某参与企业负责人坦言:政府把服务前置到谈判阶段,让我们看到产业链协同的真实可能性。

资本与技术的双城记
此次招商恰逢投资宁波未来诊疗对接会在深举行,形成政策推介与项目落地的立体攻势。子午激光等7家医疗科技企业登台路演,蓝箭电子等3个项目当场签约,涉及高端影像设备、智能传感器等领域。这些项目如同种子,将深圳的创新基因植入宁波生物产业园等产业土壤,预计带动超10亿元上下游配套投资。市投促局在现场用数据说话:本地医疗器械产业配套率已达65%,企业从签约到投产平均只需8个月——这组数字被与会者比喻为产业高速公路的限速牌,直观展示效率优势。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
观察此次招商轨迹可见清晰路径:年初市长宁波刚完成对广深佛莞6家企业的考察,半年后书记再度南下,形成党政双线推进格局。这种持续性的互动正在结出果实。以人工智能专题对接会为例,此前引进的算法团队已带动3家配套企业落地,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闭环。经济分析师指出,地方政府正从拼政策优惠转向拼产业生态,如同为候鸟打造湿地,让迁徙的资本能在此觅食、繁衍。

营商环境的新刻度
在与上市公司的座谈中,宁波特别强调制度型开放:我们正在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给予用地、用工、融资的集成式支持。这种承诺迅速转化为行动,某光伏企业当天便收到定制化的税务筹划方案。企业家注意到,招商团队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里,存有全市闲置厂房的实时数据,这种准备度让谈判效率提升40%以上。
夜幕降临时,深圳湾的灯火与宁波杭州湾的规划图在投影上交相辉映。这场跨越1500公里的握手,不仅是城市能级的相互赋能,更预示着以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为轴心的新发展格局正在成型。当书记一行踏上归程,随行人员的记事本上已记满17条待办事项——这些用红笔圈出的承诺,将成为衡量政府效能的标尺,也是投资者信心的温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