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宁波市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24年宁波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通报年度工作成效,并启动“知产甬链·新质跃升”专利转化对接活动。会上,宁波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共同签署《数据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该市创新生态保护体系迈向新阶段。
一、白皮书展现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成效
《白皮书》显示,宁波市2024年围绕国家知识产权“双示范”建设目标,推动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保护效能持续领先: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连续四年获国家通报表扬,2024年营商环境监测中知识产权指标再获全省标杆评价;
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全市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5.77万件,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9.3%,商标有效注册量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改革试点纵深推进:数据知识产权改革、专利公开实施制度创新等3项经验入选全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国前列。
二、典型案例与专利转化成果集中发布
本次发布会同步推出六大类典型案例:
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典型案例:聚焦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专利产业化典型案例:涵盖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12项核心技术;
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案例:涉及美国“337调查”等跨国维权实践;
金融赋能十大案例:包括全国首单生物医药专利证券化项目。
同时,“知产甬链·新质跃升”活动依托全市专利转化资源库,计划开展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八大产业领域的20场供需对接会,推动超500项专利技术落地转化。
三、数据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建立
新签署的《数据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四大举措:
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侵权线索共享机制;
构建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证据互认标准;
开展数据确权登记与合规使用联合监管;
搭建企业数据跨境流动风险预警平台。
该协议将强化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数据要素保护,助力宁波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
宁波市副市长在会上强调,此次系列举措旨在打造“保护最严、运用最优、生态最佳”的知识产权高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