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市象山县正式推出“阅行六千年”公共文化共同体服务项目,通过整合县域内8个文化场馆资源,构建集群式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文化体验。首期活动以“阅千年文脉,行山海万象”为主题,吸引220余名随迁子弟参与,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触摸六千年历史文脉。
活动亮点
非遗传承课堂
在象山县文化馆,国家级非遗项目“唱新闻”成为焦点。三代传承人通过传统鼓点与故事演绎,展现从徐福东渡到现代诙谐叙事的演变。学生们还参与渔文化主题的“农民画体验”,用色彩描绘大黄鱼、海浪等海洋元素,将文化基因融入艺术创作。
此外,象山通过引入非遗手作坊、开设研学课程,持续推动非遗技艺活态传承。例如,鱼拓、盘扣等非遗项目已融入景区体验场景,吸引游客参与互动。
文物寻宝探索
象山博物馆以“古锚”为起点,带领学生开启“六千年奇妙探险之旅”。活动中,孩子们化身“文化侦探”,手持文物图鉴比对宋绿瓷托盏、商周青铜鱼钩等展品,通过观察纹样、记录细节,感受塔山遗址、围垦文化等历史脉络。
象山近年来还通过修缮古建筑、建设乡村方志馆等方式加强文物保护。例如,墙头镇投入2000万元修缮20处古建筑,并打造“古韵墙方里”等文旅片区。
经典阅读课堂
在象山少儿图书馆,一堂“何以象山”主题课通过地图解析、海洋文化讲解,展现象山人民与海洋共生共荣的智慧。活动结合地方文献与数字化资源,深化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认知。
宁波市近年来大力推进“文化驿站”建设,通过智能借阅机、“流动图书馆”等方式延伸服务触角,象山项目正是这一市级战略的基层实践。

项目意义与未来规划
文旅融合赋能共富:项目通过文化体验激活文旅消费,如古城景区融合非遗展演、民俗活动,2024年相关活动带动旅游收入增长32%。同时,象山引入“青年与海”等创新计划,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海洋经济开发,推动文旅与产业协同发展。
构建开放文化格局:作为宁波“文化基因激活”工程的一部分,象山以海洋文化为核心,联动舟山等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船+阅读”等跨界模式,助力打造“全球视野”的文化强市样本。
青年力量注入:活动还通过招募“艺术合伙人”、引入流量达人担任“寻美体验官”,激发青年群体参与文化传播,为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注入新动能。
象山县计划以“阅行六千年”为起点,持续深化非遗保护、文旅融合与公共服务创新,推动海洋文化从历史遗产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