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车手

宁波新闻网2025-09-14 23:26:5743

  深夜的北京金港赛车场,引擎的轰鸣声撕裂寂静。33岁的程序员张威戴好头盔,坐进那辆经过改装的思域Type R,这是他连续第三周自愿留到赛道关闭的最后时刻。仪表盘幽蓝的光映在他专注的脸上,与白天在写字楼里面对代码时的神情截然不同。

  “每次握住方向盘,我感觉自己真正活着。”张威说。他的故事并非个例。

  近期上线的纪实节目《我是车手》意外掀起社会热议,这部没有明星加持、不靠剧本设定的作品,记录了一群普通中国人的赛车梦想。制作人林哲向记者透露,节目组最初只是想做一个小众题材的纪录片,没想到上线两周播放量突破8000万。

  节目中的人物来自各行各业:35岁的儿科医生李静是赛道日唯一的女车手,42岁的农民王建国用五年时间亲手改装了一台拖拉机参加越野赛,19岁的外卖员小杨把电瓶车比赛作为进入职业赛车的跳板。这些真实的故事构成了中国汽车文化的多元图景。

  “我们不是要鼓吹速度与激情,”总导演陈珂强调,“而是想展现普通人如何通过赛车找到自我表达的方式。”

  北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系教授赵志刚认为,《我是车手》的热映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多元化的精神满足。汽车文化从过去的身份象征,正逐渐转变为个人兴趣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数据显示,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注册会员数量在过去五年中增长了300%,非职业赛道日活动参与人数年均增长达47%。与此同时,女性车手比例从2018年的5%上升至现在的15%。

  节目中最引人深思的是27岁的乡村教师刘伟的故事。他在贵州山区小学任教,用废旧零件组装模拟驾驶器教孩子们物理知识,周末骑车三小时到县城网吧参加模拟赛车比赛。“我没有钱买真车,但模拟赛车同样需要理解和运用空气动力学、车辆工程学知识。”刘伟在节目中说。如今,已有企业表示愿意资助他和学生们组建模拟赛车团队。

  《我是车手》的成功也引发了汽车产业的关注。多家国产汽车品牌开始关注平民赛车市场,推出价格亲民的性能车型。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婷表示:“这不仅是商业机会,更是中国汽车文化成熟的标志。从代步工具到生活方式,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理解正在深化。”

  不过节目也展现了现实的另一面。38岁的修车工老周在节目中为攒钱比赛每天工作12小时,妻子一度提出离婚。“我必须找到平衡点,现在每周只去一次赛道,家庭更重要。”老周在最新一集中说。这种不完美却真实的呈现,成为节目打动人的关键。

  清华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王明远指出:“《我是车手》呈现的是当代中国人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在现实责任与个人梦想之间寻找平衡。这种寻找本身具有普遍意义,超越了对赛车的兴趣本身。”

  节目的意外走红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模拟赛车设备销量同比增长200%,赛车培训机构咨询量增加150%,甚至汽车博物馆的参观人数都有显著提升。

  夜幕再次降临,金港赛车场的灯光亮起。张威和他的朋友们开始了又一轮练习。这些白天是程序员、医生、教师的普通人,在赛道上追寻着他们的速度与梦想。《我是车手》的记录只是一个开始,中国普通人的汽车文化故事正在各个角落继续上演。

上一篇: 我的WiFi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