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光头教练

宁波新闻网2025-09-14 23:44:2942

  在城东那片略显老旧的体育馆里,每天清晨六点半,总会准时响起一声浑厚的口令声。声音的主人是一位中年男性,人们都叫他“老李”。他顶着一颗锃亮的光头,身穿洗得发白的运动衫,站在跑道边上,眼神锐利如鹰。他便是近来在本地健身圈中悄然走红的那位“光头教练”。

  老李其实并不老,刚过四十,但因为执教风格严厉、说话直来直去,再加上那极具辨识度的外形,学员们半开玩笑地喊他“光头教练”。时间一长,这个称呼反而成了他的标志。他没有社交媒体账号,从不宣传自己,学员却源源不断。很多人一开始是冲着他的“凶名”而来,最后却因为他的专业和负责而留下。

  “我从来不信什么速成,健身也好、人生也好,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老李说话时习惯性摸着光头,语气平淡却自带分量。他曾在省队做过十几年体能教练,后来因为家庭原因选择回到小城,在这家设施普通的体育馆一待就是六年。他没有挂任何显眼的资质证书,也不屑于用噱头招揽学员。“能坚持下来的人,自然看得到效果。”

  他的训练方法乍看传统,甚至有些“土”——没有花哨的器械,不搞复杂的流程,就是最基础的跑步、力量、拉伸,配合严格的饮食建议。但每一个动作他都亲自示范、逐个纠正,从呼吸节奏到发力方式,毫不含糊。他带的学员中有想减肥的白领、有备考体育特长生的大学生,也有只是想强身健体的退休老人。不管是谁,只要站到他的场上,一律平等对待。

  二十六岁的张婧是跟着老李训练时间最长的学员之一。两年前,她因工作压力体重飙升,情绪低落,在朋友推荐下犹豫地来了第一节体验课。“一开始真觉得他太凶了,一个抬腿动作没做标准,他能让我重复二十遍。”她笑着说,“但一个月后我瘦了八斤,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怎么正确运动。”如今她不仅体重恢复正常,还养成了晨练的习惯,“他教会我的不只是健身,更是一种自律。”

  另一位学员王志强则是在康复阶段找到老李的。半年前他因膝盖手术几乎放弃运动,经人介绍来试了一节课。“他并没有一上来就让我练腿,而是先调整我的走路姿势和核心力量。”王志强回忆道,“他常说,‘身体是一个整体,别老盯着一个地方折腾’。”现在他已能慢跑三公里,医生都说恢复速度超出预期。

  老李的训练课从不喧闹,没有动感音乐,也没有打鸡血式的口号。场上最多只带十个人,他说这样才能盯得住每个人的状态。训练间隙,他会盘腿坐在地上和学员聊天,话题从运动营养到生活压力,甚至家庭关系,无所不包。“身体练好了,心也要通畅才行。”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馆里的年轻教练小刘视他为导师。“李教练看起来严肃,其实特别细心。他记得每个学员的身体状况,甚至情绪波动。有一次我发现他半夜还在调整一位学员的阶段性计划,就因为对方最近工作太累、状态下滑。”小刘说,“他是我见过最不像‘教练’的教练——不推销、不包装,却让人真心信服。”

  随着口碑逐渐传开,有人劝老李开个工作室、做线上课程,甚至打造个人品牌。他总是摆摆手:“我就适合带几个人,好好练。人多了,我就顾不过来了。”在他看来,健身行业的本质是“服务人”而不是“吸引流量”,重要的是对方是否真正发生改变。

  最近,老李开始带一批青少年运动员,每周三下午额外加训。“孩子们底子好,但缺乏基础耐力,容易受伤。”他依然光着头、穿着旧运动衫,在场上来回走动,声音洪亮如初。有孩子偷偷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光头狮王”,因为他严厉却可靠,像草原上守护群体的首领。

  夕阳斜照进体育馆,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一位刚下课的中年学员边擦汗边说:“我其实挺感谢他的。他不只说怎么练,还会告诉我为什么这样练。他让我觉得——运动不是负担,是理解自己身体的过程。”

  而老李只是笑笑,收拾着场地边的器材。当被问及会坚持到什么时候,他摸了摸光头,看向远处:“等到没人需要我的时候吧。但只要还有人愿意练,我就会在这儿。”

  没有煽情的故事,没有夸张的奇迹,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实实在在的改变。这位光头教练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何为“专业”——不是头衔、不是流量,是让每一个普通人相信:只要方法对、肯坚持,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