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走马塘村进士糕飘香,文化美食助力乡村振兴

宁波新闻网2025-08-17 20:51:5930

  在宁波鄞州区姜山镇的千年古村走马塘,藏着一家远近闻名的 “小梅糕点坊”。尽管位置偏僻,但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让这个深居古村的小店格外热闹。

  曾经的走马塘面临发展困境:年轻人外出、手艺失传、老宅荒废。但如今,斑驳的墙垣与新修的步道交织,见证着村庄的蜕变。早在 2022 年,走马塘入选浙江省第二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姜山镇以此为契机,联合多方力量提升基础设施、深挖文化底蕴,并依托 “中国第一进士村”(自北宋至明清出过 76 位进士)的历史名片打造进士文化景观,引入 “荷塘咖啡” 等新业态,吸引了众多年轻游客。2025 年,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列入省委、省政府 “千万工程”,鄞州区因地制宜健全农村食安治理体系,助推诗画鄞州和美乡村建设。在这股乡村振兴的春风中,“小梅糕点坊” 顺利开张了。

  23.png

“小梅糕点坊” 的店主陈梅军原本在村里的工厂食堂工作,但她从小就爱做糕点。“荷塘咖啡” 走红后,村民纷纷尝试新生意 —— 卖酸梅汤、木莲冻…… 她也动心了,却为证照办理、食品安全等问题犹豫不决,直到遇上了姜山市场监管所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副所长张益雄。老张和同事们主动上门服务:手把手指导陈梅军从现场制售的小餐饮店起步,减少资金冗余;详细讲解食品安全规范;定期走访她的小铺,帮助建立台账管理制度;还专门为她梳理出适用的减税政策和创业补贴。

  历时近半年,在老张和同事们的帮助下,陈梅军的 “小梅糕点坊” 开门营业了。但销量情况并不如预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老张特意为陈梅军牵线搭桥,鼓励她前往南塘老街、余姚梁弄等地学习制作糕点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钻研,陈梅军大胆创新,在传统宁波美食黄馁糕的基础上改良配方,通过调整配料比例提升口感,并融入走马塘进士文化元素,在糕体表面精心印制与进士文化相关的图案或文字。就这样,一款极具走马塘特色的糕点 ——“进士糕” 便应运而生。这一 “文化点睛” 之笔,让传统糕点瞬间焕发新生,迅速赢得了游客的喜爱,打开了市场。

  如今的走马塘村,村民创业的故事遍地开花。董阿姨熬的忘忧酸梅汤在朋友圈火了,62 岁的陈大妈重拾缝纫手艺,在自家小院开起了荷蓝染坊…… 像这样的特色小店,村里已经孵化了 6 个品牌,带动 20 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创业梦。老张和同事们对这些小店格外上心,得知陈梅军想扩大生意,市场监管干部就主动上门,从店内布局到设备原料,手把手教她规范操作。现在走进 “小梅糕点坊”,原料区、操作台分区明确,模具、筛网等工具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市场监管部门还指导陈梅军采用规范化制作流程,对包括原料筛选、制作工艺、成品销售等在内的 21 项关键细节逐一打磨,实现了对进士糕的系统化品质管控。

  进士糕带来的共富效应正在持续释放:古戏台上演进士文化大戏,非遗共富市集在荷花池畔搭建起创业平台,非遗民俗彩灯艺术展点亮走马塘乡村振兴学堂。在鄞州区 “食安共富村” 政策加持下,走马塘构建起 “市场监管护航 + 一店一策 + 研学体验” 的共富产业链。通过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和文旅深度融合,“小梅糕点坊” 已升级为走马塘进士糕文化体验中心,每年吸引全国游客前来体验。游客既可以打包一份进士糕作为伴手礼,又可以亲身参与非遗技艺传承。这块小小的进士糕,正带着乡土的温度和监管的保障,把走马塘的共富故事揉进香甜里,传递向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