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门老街的某个转角,一盏昏黄的路灯下,电影《何以飞翔》的主人公何以翔静静伫立。他的身后是斑驳的骑楼墙面,面前是蜿蜒的碎石小路,这个镜头仿佛凝固了澳门二十年来的呼吸——既有厚重的历史沉淀,又饱含奔向未来的渴望。这部由澳门本土导演陈尚实执导、雷民强监制的家庭情感电影,自上映以来便以一种沉静而坚韧的力量,触动了无数观众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作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的献礼之作,《何以飞翔》没有选择宏大的叙事框架,而是将镜头对准了一个普通的澳门家庭。影片以男主角何以翔的成长轨迹为主线,讲述了他从青年到中年,在家庭、梦想与现实间不断挣扎、抉择并最终找到精神归宿的故事。出生于贫寒家庭的何以翔,怀揣着对美术设计的热爱,却在现实的压力下屡屡碰壁。电影细腻地刻画了他与父母、伴侣之间复杂而深刻的情感联结,尤其展现了传统家庭观念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剧烈碰撞。
“我们想呈现的不仅是澳门的光鲜靓丽,更是这片土地上普通人最真实的生活轨迹。”导演陈尚实在采访中这样谈到创作初衷。影片中,澳门不再只是博彩娱乐场的代名词,而是充满了烟火气的生活场域:狭窄却热闹的街市、邻里间的温情互动、老字号茶餐厅的香气……这些看似平凡的细节共同构筑了一个立体、真实、有温度的澳门。摄影师有意采用大量手持镜头和自然光,使画面流淌着纪录片式的真实感,仿佛观众伸手就能触碰到人物命运的脉搏。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对“回归”这一主题的处理显得尤为含蓄而深刻。它并没有直接描绘政治意义上的历史时刻,而是通过一个家庭二十年来的变迁,折射出澳门社会的融合与发展。葡式建筑与中式庙宇和谐共存,粤语与葡语交织于市井对话,中西文化在这片土地上自然交融、生生不息。这种文化上的包容与自信,恰恰是澳门回归以来最深层的成功写照。
片中何以翔的父母形象令人动容。由资深演员孙洪涛、龚洁饰演的父母,代表了澳门老一代人勤劳、坚韧、重视家庭的价值观。他们或许无法完全理解儿子对梦想的执着,却始终以沉默而坚实的爱给予支持。尤其是母亲那句“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难关都能过”,道出了无数澳门普通家庭最朴素的信念,也成为贯穿全片的情感主线。
而何以翔与妻子小琳(由陈依莎饰演)的情感线,则展现了新时代澳门青年面对的现实挑战。高企的房价、工作的压力、育儿的分歧……这些现实问题让他们的婚姻几经波折,却也最终让他们学会了沟通与包容。两人在友情、爱情与亲情中的成长,折射的是整个澳门年轻一代在传统与现代间寻找平衡点的艰难历程。
“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位来自澳门凼仔的观众在首映会后感慨道,“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何以翔,都在理想和现实之间飞翔与徘徊。”事实上,《何以飞翔》的成功恰恰在于它超越了地域限制,触及了当代中国家庭共同的情感命题——关于爱、责任与梦想的和解。
影片的结尾,何以翔站在澳门观光塔上眺望这座城市。镜头掠过林立的高楼、蜿蜒的街巷、平静的海面,最终定格在他平静而坚定的面容上。这一刻,个人与城市、过去与未来完成了精神上的统一。没有煽情的台词,没有刻意的升华,但一种温暖而磅礴的力量已然穿透银幕。
《何以飞翔》或许没有商业大片炫目的特效和跌宕的情节,但它以真诚的创作态度、深厚的人文关怀,完成了对澳门这座城市最深情的告白。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飞翔”不在于抵达多高的天空,而在于明白为何出发、何以归航。这部电影的存在本身,就是澳门文化自信日益增强的最佳证明,也是献给所有平凡生活者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