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至28日,一场以声音为媒介的城市文化探索之旅在宁波拉开帷幕

晓晓2025-06-30 14:39:57189

  宁波声音文化探索之旅

  2025年6月27日至28日,一场以声音为媒介的城市文化探索之旅在宁波拉开帷幕。由喜马拉雅与宁波市政府联合发起的“爱上宁波的理由 WAVE NINGBO”新播客共创营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学者、播客创作者和本土市民参与。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媒体与城市的跨界合作,更是一次用声音档案记录城市灵魂的尝试——据统计,活动期间产出的原创播客内容在平台上的播放量相当于宁波常住人口每人点击3次。

  声音里的城市基因解码

  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在首场TALK SHOW中提出:“播客正在成为城市文化的数字声带,它比文字更鲜活,比影像更富想象空间。”这句话精准诠释了本次活动的核心价值。在为期两天的采风环节中,参与者们带着专业录音设备穿梭于天一阁的藏书楼阁与老外滩的欧式建筑之间,收录了甬剧名家清唱、海鲜市场方言吆喝等“声音标本”。中国音乐泰斗何占豪特别指导创作者如何将传统民乐《梁祝》的旋律转化为播客中的情绪转场音效,这种跨界融合就像给城市文化装上了立体声环绕系统。

  从麦克风到文化传播链

  活动设置的“播客制作实战工坊”由专业音频团队现场拆解创作流程。制作人演示了如何用简单的手机录音设备捕捉三江口潮汐声的层次感,这种技术民主化让参与者意识到:专业级作品与业余尝试之间,只隔着一层技巧的窗户纸。脱口秀演员黄西带来的“幽默叙事训练”环节尤其受欢迎,他指导学员用“宁波汤圆”作为线索,串联起移民史与商业文化的讲述框架,这种接地气的创作方法论如同给地方文化故事安装了GPS定位。

  文化IP的声音孵化器

  值得关注的是,共创营采用了“1+3”内容产出模式:每位专业创作者带领3组素人团队,共同开发具有持续产出能力的文化主题播客。目前已孵化的《港通天下》系列,通过码头工人的口述历史与现代集装箱吊装的机械音效对比,构建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时空对话。喜马拉雅平台数据显示,这类深度结合地方元素的播客,用户平均收听时长达到28分钟,远超平台15分钟的平均值。

  耳朵经济下的城市营销新范式

  宁波市文广旅游局负责人在闭幕式上透露,本次活动的深层意义在于构建“可听的城市文化数据库”。那些收录在播客中的方言童谣、非遗技艺传承人的工作现场声、甚至菜市场里的计价还价声,都将成为未来城市数字馆藏的原始素材。这种创新实践正在改写城市营销的规则——当其他城市还在投放视觉广告时,宁波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声音识别系统,就像给城市文化装上了专属的音频二维码。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这场播客共创活动展现出了远超预期的文化穿透力。它不仅证明了音频媒介在地方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优势,更开创了“市民共创-专业提升-平台传播-城市获益”的良性循环模式。当参与者在录音设备前说出“这里是WAVE NINGBO”时,他们正在参与的,是一场用声音重塑城市文化自信的社会实验。